导语:提起城中村,高富帅们会认为那只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城市“伤疤”,而对于活在深圳的外来者屌丝们,思绪却颇为复杂,对城中村爱恨交织,不是一两个名词或感叹词能够概括的:城中村,成为他们初到深圳打拼时的一个“窝”——庆幸有这样一个简易廉价的落脚点的同时,脏乱差的环境又迫使他们千万百计设法搬离这里,在高楼大厦里筑一个名符其实的家。一批又一批,城中村永远只是一个驿站。而在深圳由国际化大都市不断靠近的进程中,城中村也在不断消亡,那些生长在别处,奋斗在深圳的屌丝们,或者曾经是屌丝现在已经完美转身的高富帅们,你还记得那些年曾住过的城中村么?
上下沙、白石洲、新安古城、岗厦村.....这些村名对于深圳外来建设者来说,简直是如数家珍一般。多少人怀揣梦想来到这个大都市,在这些城中村租下属于自己的一个狭小憋仄的房间。
深圳的城中村,承载了成千上万外来务工者的深圳记忆,据说深圳外来人口中有近一半住在城中村。
白石洲的电话超市、沙嘴村的“化妆屋”、水围村中一家粥馆……在相当多的深圳“新村民”眼里,代表深圳速度的,不仅是高耸的京基100和地王大厦,不仅是熏陶文化的市民中心,不仅是光彩陆离的福田CBD,不仅是与香港隔海相望……
如果把深圳比做一个人,敞亮的公路立交、摩天的大厦就似一个人的妆容行头,而城中村,便折射出了这个人最本能的生存需求。这里张着无数嗷嗷待哺的口,在每一个嘈杂夜晚,在一条条逼仄潮湿的巷道中,黎明之前,蛰伏了一大片生存梦想。
在很多深圳人眼里,深圳有两副面孔。
一面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时尚女郎——沿著名的深南大道,从东到西,有刚刚落成的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有金融机构接踵摩肩的“深圳华尔街”,也有高楼鳞次栉比的CBD,还有充满着刺激尖叫声的著名景点欢乐谷。
另一面则是一位蓬头垢面的老妇——与那些光鲜的高楼大厦紧紧相邻的是一片片由原住民拥有的城中村,那里的巷道潮湿、阴暗,走在其中,要小心脚下会踩到死老鼠,或是提防高空落下的垃圾。那里的楼因为被层层加高,很多楼几乎快贴在一起,当地人也称之为“握手楼”、“亲嘴楼”。
刚来深圳的人,绝大多数都直接住进了城中村。选择城中村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只有一个:便宜!与动辄两三千元的小区房相比,城中村的租住成本相对低廉,村内消费水平也普遍低于村外。深圳城中村遍布关内各处,无论是岗厦还是上下沙,无论是白石洲还是皇岗村,都属于深圳关内的相对核心地段,繁华唾手可及,交通四通八达,也相对方便上班工作。
在深圳著名景点世界之窗的对面,繁华的益田假日广场旁边,有一个南山区目前相对最大的城中村——白石洲。当时住进那里的小袁说:“这个城市光怪陆离,可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深圳的繁华,只是上下班路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
但是深圳文化就是打拼文化,而城中村体现的正是打拼的特征,城中村是在深圳奋斗过的人独一无二的记忆。
那趟南下的列车,你是否还记得?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你是否还拥有?岗厦村的大牌坊、上下沙的早点摊、白石洲的烧烤店、新安古城的老城墙……不管你是依然还住在那里,还是曾经住过那里,这些城中村都埋藏了我们的深圳回忆,那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