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称,中国青年7成名下有房,位居全球第一。这个第一,细思极恐,从小被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华儿女,这次终于得偿所愿,赢在了买房的起跑线上。
90后们,说好的不买房呢?
曾经,90后不买房一度成为主流声音,3年前马佳佳受邀前往万科演讲,抛出“90后压根就不买房”的言论,震动了半个地产界。不过,最近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对全球9个国家约9000名“千禧一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进行调查发现,结果令人意外,中国七成80后和90后名下有房,全球比例最高。
对于房产,曾经低调的80后和90后中国青年,在舆论的引导和市场的刺激下,达成了一致的默契――买房。这种啪啪啪打脸的行为,不能说是90后善变,不过可以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向现实妥协,背负起家庭和社会寄予的希望和重压,然后被称赞一声“终于长大了”。
买过房或者要买房的人都知道:公积金是个好东西,不仅可以拿到低于商业银行利率1.7%左右的贷款,每个月缴纳的公积金还能冲抵还款额。这项福利最初是针对有稳定就业的城镇职工,解决没房一族的心头病。
不过最近新华社报道,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会,就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大学生自愿缴存使用公积金等议题达成合作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在校大学生群体在这5座城市可以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
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缴纳公积金,基本靠“啃老”。这也跟上述调查的另一结果吻合,中国青年中的有房一族有40%是依靠父母实现买房梦。假设一名大学生在入学开始缴存公积金,到毕业的时候,成为“毕房族”的几率也将大大提升。
常言道“出名要趁早”,纵观进入市场经济,取消福利分房后的20年以来,从中国楼市的发展规律看,小编以为,买房要趁早。
远的不说,就在过去一年中,国内热点城市房价集体普涨,还没上车的人又该感叹“一年又白忙”。房价上涨伴随着政策收紧,即使收入能侥幸赶上房价,限购、限贷、限售等一次次的政策干预下,部分人甚至已经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
根据网络房价数据,今年3月,北、上、广3城房价同比分别上涨26.3%,14.4%,18.6%。由于这些城市的房价本就处于高位,这样的涨幅意味着在今年3月买房要比去年3月买房多支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而在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人间天堂,长三角洲I级大城市之一的杭州,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优越的表现和强势的上升劲头,G20后的楼市表现更是异常活跃。
于是很多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来杭州这座城寻找他们的机遇和未来,梦想着在这里能够过上富余的生活,然而,真正来到杭州生活后,才惊觉:杭州很富,而我们很穷。
它就已是全国第10个跻身万亿GDP的城市
同时它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30个城市之一
相信许多人和小编一样
觉得自己领着的可能是假工资
也随着房价的上涨和其他因素,逐步上涨
和温暖地亲近着每个人的自然风光
这里浇筑着很多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