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九车间主任王蓬胜,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坚守生产一线,勤勤恳恳每一天,孜孜不倦练技能。从一名在厂实习的青年工人成长为生产骨干和车间负责人,他见证了飞燕的发展与辉煌,也展现出了一线生产工人的品质与风采。
回想1983年,才19岁的王蓬胜来到原南京飞燕活塞环厂,开始在活塞环镀铬电镀操作岗位上实习。“那时候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也没有其他想法,一个劲的只知道埋头干。”简单的几句话,王蓬胜就概括了当时的“学徒”生活。虽说是在实习阶段,但这位虚心好学、吃苦耐劳的小伙子很快就得到了工友们的一致认可。没过多久,王蓬胜就先后被调任到班组统计、产品质检、班组长等岗位。现如今,53岁的他已经是镀铬九车间主任兼车间支部副书记,足足在南京飞燕生产一线辛勤耕耘了35年。
九车间的任务是各类电镀处理,工作中经常会碰到重金属铬。“往往是在接到较为繁琐的工作任务时,由于工作人员紧张,多少会有些手忙脚乱,这时候王主任总会亲自上阵,带领我们一起上生产线。”在产品质量工程师张勇眼中,王蓬胜虽是领导,却没架子,总能教会他们实际操作的本领。王蓬胜从严禁跑、冒、滴、漏,到工业废水的处理开始,对整个生产流程严格把关。他还专门安排了一批年轻好学的一线工人到关键岗位,手把手地传帮带,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切实做到生产与环保两手都要硬。
在王蓬胜看来,生产工作不仅要勤于动手,还要善于动脑,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他经常组织车间员工开展各种理论培训,给大家搭建好平台。当员工遇到疑惑,车间骨干将及时答疑解惑。
长期的一线生产实践,常常让王蓬胜迸发出新点子、新思路。为了杜绝少数工人下班后忘关水阀的情况,他创造性地在水阀前加装电磁阀脚踏开关,当年就为车间节约用水超过5个百分点。
三十多年来,王蓬胜贤扎实工作,爱岗敬业,多次获评公司“先进工作者”、“十佳管理者”、“质量标兵”以及“溧水区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面对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王蓬胜显得是那样的淡然。在他看来,每一份荣誉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战胜困难的一次见证。(溧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