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先生扬州开讲,会客厅上袒露心声 - 资讯头条 - 名城扬州 扬州论坛 扬州第一门户网站

2023-04-24 09:41:59

“前面窗口什么花都看完了,回头一看,还是自己后院的那朵牡丹最美。”3月4日下午,著名作家白先勇作客扬州讲坛,主讲《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运动》。在讲座中,白先勇回顾了自己与昆曲结缘之始,以及青春版《牡丹亭》背后的种种甘苦。讲座结束后,白先勇又参加了扬州广电会客厅节目的录制,畅谈他的文化乡愁。

白先勇介绍,他与昆曲结缘,,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昆曲《牡丹亭》。虽然那时白先勇年轻还小,不能完全看懂,但昆曲之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

第二次被昆曲震撼,是39年之后再次回到上海。1987年,白先勇在任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期间,恰逢上海昆剧院演出全本《长生殿》,白先勇看了之后,大为兴奋,“看到我们这么优秀的表演艺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起伏之后,在舞台上浴火重生,太兴奋。”白先勇说,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不能让昆曲衰落下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名列第一。对此白先勇想,全世界最高的文化机构都要保护昆曲,我们自己不保护,说不过去。“我左等右等,觉得不能再等了,所以做起了青春版《牡丹亭》。”

为什么做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解释:第一,挑年轻演员来演,可以训练他们,为昆曲培养接班人;第二,可以把年轻的观众召回到剧院,让他们欣赏昆曲这种最高艺术成就的戏剧;第三,白先勇认为,昆曲本来就有着年轻的生命,他要把这种年轻的生命召唤回来。

为了排演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请来汪世喻、张继青等昆曲名家,请他们指导年轻演员。为了找到与首演场地相同大小的排练场地,他们在苏州的一家旅馆里排练了一年。经过一整年的精心打磨,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在台北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青春版《牡丹亭》先后演出300多场,在两岸四地以及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演出,都获得成功。

“昆曲的美是普世的。”白先勇说,“一种表演艺术,它的美学成就高到某个程度之后,就能够超越语言。”

讲座结束后,白先勇不顾八旬高龄,兴致勃勃地来到扬州广电《会客厅》录制现场,接受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在采访中,白先勇畅谈了他眼中的父亲,以及他的文化乡愁等诸多话题。

,在童年白先勇印象中,父亲总是骑着军马,身装军装的英雄形象,因为忙,难得回来一次。到了台湾之后,在白先勇的青少年时期,父子之间才有比较多的时间相处。“我本来觉得我是学文的,跟父亲很不像。但是年纪大了,渐渐觉得自己和父亲很像。”

白先勇生于桂林,长于台湾,后来赴美生活四十多年,其中又有29年在美国的大学里教书,对于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在采访中,白先勇表示,自己真正的心灵故乡,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白先勇表示,自己喜欢文学,而扬州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据点,希望有机会能够常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