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骑行之东至南溪古寨

2023-04-24 09:41:59
本帖最后由 ahwjchen 于 2017-5-15 08:10 编辑

总会有一些人和事,沾满了历史的尘埃;总会有一些风景,搁浅在尘世喧嚣之外。往日的叱咤风云,不过过眼云烟,终究回归平静;荣辱不惊,换回时光清浅,依然固守淡然——一如人生,可以有张扬的华丽,也可以有素净的芬芳,可以有红尘之中的孜孜以求,也可以有云山深处,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随性与随心。

    东至县南溪古寨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个被称为“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在经历过千余年的风云变幻后,至今沉寂在东至县花园乡的深山峡谷中默默度日。这里就是5月13日周六我计划骑行的目的地。

    召集帖发过数日,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倒是有几位骑友提醒我:没什么可看的,去了只会更后悔。

    “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会有所不同——《在漫长的旅途中》”。骑行,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目的地的美景,更是对骑行过程中的享受。这一次是吉水欢渔、江姐和我三人在烈日的骑行中欣赏暮春的江南。

    华阳前街的渡船十分的准时,七点一十汽笛声及时响起,江北的世界逐渐离我远去,浑浊的江水轻轻拍打着持续前行船身,江南的世界一点点向我靠近。

    香隅,这个来过多次的江南小镇,我已不想用太多的笔墨去渲染它。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似乎成了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不过,这一次的邂逅,让我对它有了本质的改观。从渡口到化工园区,昔日浓烈刺鼻的气味没有了,空气是异常的清新。在化工园区中间的道路上行进中,才有那么点不太舒适的气味掠过鼻尖,但那味道是隐约的的淡淡的....

    在小镇的十字路口,往东南方一拐,便踏上了通往兆吉岭的乡村小道。

推车上岭,稍事休息后才发现不知何时,我车的前胎瘪瘪的,内胎被沿路的碎石夹破了。我和吉水欢渔一齐动手,补胎充气,耽误了不少时间。放车下山。一路风驰电掣中,就到了官港的许村。放慢车速,再度浏览下民国总理许世英的故居。看到丰腴抄溪河横穿整洁的村庄,四周群山翠绿,郁郁葱葱。不禁诵起了许世英的诗《溪岭云峰》:“岭掇千峰秀,岧峣耸碧空,云回笼晓矗,天近迫青葱。俯视江湖小,遥临泰岱通,春郊时一份,瑞气霭瞳胧。”

    运气不错,这一次看门的老农开锁让我们进入许世英故居参观,在拍摄了几张照片后,继续前行到村道的尽头,我们三人便踏上了宽阔的206国道。

    沿着国道向东六公里,便是直通花园乡的县道,然后在上乡道。路上行人车辆不多,新修整的柏油路和头顶的烈日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踏频。

    初识南溪古寨,不禁被这与我平常所见世界里的迥异的景色所陶醉。

    看,这里群山环抱,地势险峻。一座古寨横卧其中。古寨风光旖旎,山、水、村巧妙组合,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这分明就是藏在深山未经雕琢的一块璞玉啊。在村口,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会源桥依旧挺立着,那株高高耸立的参天古枫和古樟,在微风的抚慰下婆娑作响,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条山溪穿行而过,将整个村落一分为二,酷似太极图之阴阳两极。沿着新铺设的青石板路在村中慢行,古寨中空气清新怡人,房屋依山而建,成梯形走向,绕着小溪有序地排列着,溪水就从房檐屋脚下流淌,潺潺入耳。村庄内袅袅升起的炊烟,空气中飘荡的淡淡茶香和那小桥流水,鸡鸣深巷,鸟语山林的意境,显示出勃勃生机。这情这景,正如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她的真实写照。

    春夏之交的暖阳逐渐热了起来,我知道这是临近中午的表现。该去花园街上觅食了。由村中推车缓步而出,回首望,蔚蓝的天空和着春夏之交艳阳映衬下的南溪古寨显得格外的静美。再度回想起遥远的当年,这些匈奴族后裔的祖先踏破千里移居到这里,变逐水草而牧为刀耕火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其间该有多少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往事。在大山的庇护下,他们的子孙在这里生生不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座掩在历史尘埃中古村落,经几世几代,几劫几灾,依旧在皖山徽水间熠熠生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