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我们的关注。据了解,老年人当中,心脑血管病人日益增多,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有逐年上升趋势。
对于一个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的人而言,如果身边有人在5分钟之内给予及时的急救,那么他的存活率可能达到50%。反之,如果超过了5分钟,那么他的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大多数人在面对意外发生时, 而据不完全的统计,而 却在等待救护车来的时间里,被忽略了。所以我们该怎么把握这最宝贵的5分钟救治时间,让心脏骤停者得到及时治疗呢?
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APP,其实小编是很好奇的。从名字上来看,貌似只要轻轻那么一点就能完成自救,甚是厉害。为了深入了解这个APP,小编特地去下载了这个"一键自救"。
经过一番摸索了解,小编大致明白了这个APP的功能。从版块上来说,这个APP可以分成五个版块,第一个是热门版块。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以专业医生视角筛选出来的实时资讯,其中采用大众化的语言讲述医学知识,十分的好用易懂。
第二个是急救指南版块。在这里,各种急诊病症被分成了4大类,并形成了相应索引。其中的内容则是各种急诊病症的典型症状和急救措施。
第三个是心肺复苏版块。这个版块主要是通过视频的形式对心肌梗死、脑梗塞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起症状进行普及,心肺复苏操作示教视频也包括在内。
第四个是个人中心版块。在这里可以进行用户信息的填写,包括一些病史、过敏史之类的信息,还有求救记录等。
此项功能里还能申请成为志愿者哦,不过小编没有相关的证书和证明,就无法演示给各位网友看了。
第五个版块,也是这个APP最核心的版块:一键呼救。
按下这个按键,就能形成一方呼救,五方响应的局面。只要轻轻一按,社会志愿者、紧急联系人、家庭医生、120急救中心、以及医院将会收到求救者的呼救信息。同时在右上角还有三个小小的按钮,可以实时定位求助者的位置,还能显示附近的医院和药店。
对于这个核心功能,小编其实很想按一下试试。但是没犯啥毛病,咋办?总不能乱按耽误附近志愿者工作吧?好奇心作祟的小编最后决定去人民医院求解一下,这个一键自救到底是如何自救的。
在医院见到李主任并表明来意之后,小编当着李主任的面按下了这个红红的"HELP"键。
李主任说这一键呼救按下后,三公里内的志愿者便会迅速赶赴救援,到达速度肯定要比救护车更快。
果不其然,这边请求刚发出,那边医生手机上立马有了求救的信息。
作为第2、3方的紧急联系人和家庭医生也同时收到了呼救短信。
李主任表示120急救中心在接到呼救信息后,并不会主动应答,但120能直接获知是何人何时何处发出的求救。如求救者需要120救助,可以直接拨打120电话进行求助。而120接听后能直接通过系统查询到呼救者所处的精准位置,无须再重复赘述地址等描述不清的问题,能显著地缩短求救时间。
终端的医院在收到求救信息后,同样也不会做主动应答。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拨打医院热线便可以提前让医院做好接诊准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个软件,各医院可以形成信息网络,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患者过往有什么历史就诊信息,能直接在医院内获取。
作为该软件的开发者,李主任表示在呼救与施救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无疑是志愿者。而开发这个APP的最大目的,就是想通过志愿者的及时援救填补120救护车赶到现场之前的这段时间,使病人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
那么成为一个志愿者是不是很困难呢?据李主任介绍,参加志愿者培训是没有门槛的,人人都可以报名,但想要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就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
人民医院作为一个具有7年急救培训经验的医院,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培训班。由4名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小班化培训,每堂课3小时,使用两套设备,主要针对心肺复苏术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求参与培训的人员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技能。
目前,余姚市人民医院已经对273名社会志愿者完成了培训并颁发合格证,同时,也将调动全市26家医疗单位中的专业医护人员,形成3000人以上的注册志愿者团队,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有许多网友可能担心成为志愿者之后,在救助过程中,被救治对象万一发生意外,甚至死亡怎么办?不用担心,在这个APP中,有免责声明哦。只要不是施救者故意导致的意外,一般情况下施救者都能免责。